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新闻公告news

媒体聚焦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媒体聚焦

大健康报:突发性耳聋须尽早治疗

 

突发性耳聋须尽早治疗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单侧发病,听力一般在72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其发病为10万分之57有的人早晨醒后或情绪激动、着急之后,便觉得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了,耳朵里有胀满感、阻塞感,好像是堵了东西一样,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突发性耳聋”。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重度感音性耳聋,一般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耳聋即达到高峰。常常是单耳发病,偶见双耳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后大多能准确地说出发病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况。多数病人发生在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之后。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增加,患病时年龄在4040岁以上者占3/4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关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一直未明,目前存在多种学说,包括微循环障碍、感染、自身免疫、窗膜破裂和代谢障碍等, 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原因:

1.内耳微循环障碍: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粘着,发生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

2.病毒感染:病毒对内耳血管中的红细胞和听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许多病人发病前有感冒病史,当病毒侵入内耳后与红细胞、血小板发生亲和,凝集成团,阻塞内耳血管,导致突聋的发生。另外,病毒和听神经亲和,可使听神经充血、水肿,也是引起突聋的原因。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扩血管药物、抗病毒药物、吸入混合氧、维生素类、口服或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等。有的人发生突发性耳聋,觉得是着急或是过度劳累,吃点儿去“火”的药或者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有的病人没有治疗也会自愈,但是,切不可等待、观望或放弃治疗,有的人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变成了永久性耳聋,所以,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儿童和老人的听力恢复较其他年龄组差。治疗开始的时间对预后也有影响,一般在7-10天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

临床经验,越早治疗越好

案例一,李某某,女,59岁,于2016328日就诊。主诉:左耳听力突然下降3天,伴耳闷胀感,纯音测听检查示:左耳听力损失约73分贝,右耳正常,声阻抗检查示:左耳鼓室负压-140kpa。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后,患者自觉听力明显好转,耳闷胀感消失,复查纯音测听,左耳听力基本恢复正常。

案例二,陈某某,女,79岁,于2016510日就诊。主诉:右耳听力突然下降30天,伴耳鸣,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听力损失约85分贝,左耳听损约35分贝,声阻抗检查示:双耳鼓室压正常。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后,患者自觉听力无明显好转,耳鸣减轻,复查纯音测听,双耳听力较两周前基本无变化。

由于很多老年人多半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高血压,或颈椎病,或糖尿病,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一些中老年人以为是临时故障,往往观望一段时间无改观后才去医院求诊。上面案例二中的陈婆婆就是以为休息几天就好了,就听得见了,但是20多天过去了,耳朵仍然听不见才到正规医院就诊,但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而案例一中的病人发病三天就接受了规范的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中老年人突发性耳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未及时治疗有可能变成永久性耳聋,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防护措施,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2.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3.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4.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

1.避免接触噪声。

2.避免耳毒性药物。

3.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