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高龄+器官衰竭不是手术禁区!
------梨园医院多学科协作助九旬老人重圆“行走梦”
“真没想到,90岁的老母亲还能重新站起来走路!”当90岁的武奶奶(化名)在助行器辅助下稳稳迈出术后第一步时,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场由梨园医院多学科团队联手完成的“生命奇迹”,不仅为超高龄手术患者树起新标杆,更用实力诠释了“老年病医院”的使命担当。
凶险骨折遇“高危叠加”:九旬老人的生死抉择
2025年7月,武奶奶因不慎跌倒导致左股骨颈骨折被紧急送入梨园医院骨科。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股骨颈骨折素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之称——长期卧床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褥疮等一系列致命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而武奶奶的情况更为复杂,除90岁高龄外,她还患有心脏联合瓣膜病、主动脉瓣膜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冠心病等,以及多发性脑梗死等内科疾病,同时患有脊柱侧弯、陈旧性腰椎骨折等外科疾病,堪称“高危中的高危”。
“保守治疗意味着母亲可能再也下不了床,我们不想放弃!”患者及家属多方咨询后一致要求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骨科团队深知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更是一次对医疗极限的挑战。
多学科会诊破局:MDT模式筑起“生命防线”
为给武奶奶争取生的希望,梨园医院医务部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组织骨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ICU)等专家团队,对武奶奶的病情展开术前多学科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家,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患者病情各抒己见,经过严谨、审慎的论证,专家组达成共识:手术虽险,却是唯一能挽救生命、恢复生活质量的选择!
1小时精准手术:微创技术+鸡尾酒疗法创奇迹
2025年7月4日,手术如期进行。麻醉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顺利完成麻醉,手术由骨科李贺伟主任主刀,陈敬有副主任医师、王晨文医师协助,凭借丰富的超高龄手术经验,整个置换过程仅耗时约1小时,极大缩短了高危患者暴露于手术创伤和麻醉状态下的时间,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团队创新采用使用鸡尾酒疗法,显著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独创术后引流方式减少了伤口出血量,为术后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术后接力护航:从ICU到病房的“全周期康复”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管理同样关键。武奶奶被转入ICU后,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平稳后,转入骨科普通病房后,康复医疗提前介入,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术后第1天开始床上踝泵运动,第3天尝试坐起,第5天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每一步都精准把控节奏,最终实现“术后5天下地”的超预期康复。
“母亲现在不仅能自己吃饭、洗漱,还能在病房里走两圈,这在术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深耕老年医学:梨园医院的“硬核实力”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直属综合性教学医院、湖北省唯一一家授牌的“老年病医院”,梨园医院始终将“守护老年健康”作为核心使命。骨科主任魏优秀介绍说:“近年来,科室已成功完成多例90岁以上高龄患者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达103岁。这得益于医院成熟的MDT模式——通过多学科深度协作,将术前评估、术中保障、术后监护与康复整合为全链条服务,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下一步,梨园医院将继续深化MDT模式创新,聚焦老年医学前沿技术,以更精准的诊疗、更温暖的服务,为中老年患者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